釈読問題8-1531a=b
基礎形態:……
加工形態:……
特記事項:
……
a第一行
“〼”:本簡上右方雖然無墨跡,但上端殘缺,據本簡記載簿籍體式可知其上方原有兩行字,原釋文、校釋、館藏簡均在此兩行未標斷簡符號,據圖版補標。
a第三行
“□”:“清”上方另有殘泐筆畫,館藏簡失釋,據紅外綫圖版補釋。
“清”:原釋文、校釋作“□”,據館藏簡補釋。
“欬”:原釋文、校釋作“劾”,據何有祖〈讀里耶秦簡札記(一)〉(簡帛網,20150617)改釋。
a第四行
“魚”:原釋文、校釋作“□”,據館藏簡補釋。
“攻(功)”:原釋文、校釋徑作“功”,據圖版改正。
“吏”:館藏簡改爲“事”,並在【校訂】中云。
“皆﹦”:下脫重文符號,據簡9-1078背+8-2429背文例補釋。
a第五行
“□□□”:館藏簡【校訂】云:“或疑爲‘倓窅春’。”
“𦵣(菌)”:原釋文、校釋作“蓾”,據館藏簡改釋,參考陳劍指教讀爲“菌”。“蓾”、“𦵣”均係草名,宜說“取”而不應說“求”;“𦵣”又不見於早期子書和文獻。簡8-0459、8-1689、8-2371有“求菌”辭例,“圂”與“囷”讀音、字形均甚近,可以將本簡以及館藏簡J1⑩1170“𦵣”視爲“菌”異體。謝坤〈讀《里耶秦簡(壹)》札記(一)〉(簡帛網,2015年6月29日)徑釋“菌”,於字形未妥。
“溫”:原釋文、校釋作“受”,據館藏簡改釋。
b第一行
“上”:前一字,館藏簡【校訂】云:“或疑爲‘牒’。”
“□”:“手”前一字,原釋文作“

”,校釋作“□”,館藏簡【校訂】云:“或疑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