釈読問題8-1519a=b

基礎形態:……

加工形態:……

特記事項:

a第三行左側留下容納兩行左右的空間,處處有刮削殘留,疑其原有其他簡文。

  

a第一行

“卌”:原釋文、校釋作“□”,參考館藏簡【校訂】,據圖版補釋。
“一”:原釋文、校釋作“□”,參考館藏簡【校訂】,據圖版補釋。
“畝”:原釋文、校釋失釋,館藏簡作“□”,據圖版補釋。
“〼”:簡下端殘缺,據圖版補標斷簡符號。本簡長度大致有秦代一尺,但記載内容爲簿籍,不限於一尺簡。

a第二行

“五斗  〼”:“斗”,原釋文、校釋失釋,據館藏簡補釋。以第一行“四頃卌一畝”爲標準,租六百七十七石卽折算爲一畝一石五斗三升四百四十七分之二百二十七升;依據“四頃卌七畝”、“四頃卅七畝”、“四頃卅一畝”等折算也都在“五斗”下會出現若干升,據此可知“五斗”下原初應有其它字。參照第三行的表述方式,簡文或爲“畝一石五斗三升,奇不𧗵(率)二石二斗七升”。本簡左側空白處有明顯的刮削殘留痕跡,“五斗”以下字或亦被刮削。

b第二行

“……”:據行款、刮削殘留以及最後一行田地面積總數可知原釋文、校釋第一行與第二行之間原來另有一行字,疑其記載“田官”等田地面積。

b第三行

“石……”:“石”下面有墨跡,無法確知字數。原釋文、校釋失釋,館藏簡作“□□”,【校訂】云“可能是符號標志”。所謂“□□”疑應釋爲“一斗”。

b第四行

“斗……”:“斗”,原釋文、校釋、館藏簡失釋,據文意補釋。“斗”下另有刮削殘留,無法確知字數。

b第五行

“十……”:“十”下另有刮削殘留,無法確知字數。